有人说要拥有新闻自由、言论自由的空间,你就要懂得遵守这个游戏的规则。然而,偏偏有不少人会有意无意地去破坏游戏。以前,记者是王,记者的笔锋又利,不少政治领袖、商家大头还是娱乐圈人物都需要请记者,吃饭或者过年过节红包少不了;如今,网站和部落格崛起,网站新闻记者和部落客的关系还是挺微妙的。
网站新闻需要读者,而首要读者群多数来自时事部落客,可是,网站新闻也需要新闻,而部落客也可能成为网站的新闻目标之一。所以,肉麻一点地形容,网站新闻记者跟部落客,可以像鱼和水,不过谁是鱼谁才是水,那就要看大家用什么心态了。当你硬要把自己称作为水时,搞不好,鱼宁可跳缸自杀,也不要你的一滩污水。
网站里的新闻记者并不像平面媒体记者,他们的姓名不需要公布,一篇报导不管是否属实或者有误,如果不是“网中人”,普通读者要找改名记者“算帐”,可真是无迹可寻的。普通记者你还可以摇个电话到报馆投诉,那里还有人回应你。但是网络记者,他挂名‘本站记者’,不需要跟上司主任交待,不需要对自己言论负责,更不必对大众负责,就可以随心所欲埋没良心着手遮天地敲一篇作文出来(作出来的文,简称:作文),很多时候都是投诉无门。若你写几十个留言在该网站里斥骂一顿,他反而还要感激你,为他的网站提高了点击率和浏览率。
这正是现实的网络世界,谁说网络世界虚而不实呢?我常常说,坐在电脑前面的人都是有血有泪的,只是,人们自我催眠,利用了先进的科技,使得网络变得冰冷和有隔阂。对于一些新建的网站或部落格,为了提高知名度,要吸引读者浏览,可以不惜一切到处串门子打广告、宣传,这些都是比较保守的。而新颖的做法,就是煽动、挑畔、找骂,籍着一场口水骂战,你一言我一语回复帖子,可增加点击率,若旁观者加入战围,或者在自个儿的部落格里转贴,正是免费帮他们宣传。另外,还有一种变态做法,也是最无聊和脑残的一种。网民应该都司空见惯,那种人格分裂,一人分饰多角,注册不同帐号,在自己跟自己对话,或辩论或吵架,来引人关注。
自从昨天那篇《蔡家博客群围剿翁诗杰》刊登后,不少博客都闻风前去浏览,就我个人而言也点击该链接不少于2次,重复阅读,尝试分析这文笔的惯性来源和他/她想要表达的目的。相信此刻,该网站管理员/编辑,看到昨日突然飙升的网站浏览率,应该会像格林童话里的狐狸般躲在角落蹶起嘴角偷笑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3 comments:
那网站根本就是屁话,没记者署名没评论开启,扯蛋的
......都是有血有泪的,只是人们自我催眠.
很赞同.
只是文字都是有目的的.我们不必每次照单全收.
我不想以偏概全的因此打击网络的言论自由,只要说是镜子网站记者与主编带有偏见。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