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听三分假,眼看未为真。用心领会,客观写实,切忌先入为主。

Friday, June 26, 2009

鸵鸟


鸵鸟政策(ostrich policy)

鸵鸟政策是经济管理学中的名词,是根据鸵鸟的习性而来。据说鸵鸟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,当它遇到危险的时候,就把头埋到沙子里,以为这样别人就看不见自己了,殊不知,自己大大的屁股露在外面,更加引人注目。鸵鸟政策指的就是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,企业的管理政策不能及时随之变化,从而导致决策失误。即自欺自慰的政策(自我欺骗政策) 。

  “鸵鸟政策”是个广泛使用的国际性成语,在欧洲各主要语言中,如英语、法语、俄语、德语中都有,而且被吸收为汉语成语。


鸵鸟政策的由来


这个成语原自非洲,最初见于1891年9月1日英国的一家刊物上,后来陆续进入其他许多民族的语言中,成为一个世界普遍通用的形象比喻,常用来指那些不愿正视现实的政策或不敢面对险情的行经。

鸵鸟属脊椎动物,走禽类,鸵鸟科,是世界上现代生存的最大鸟类。雄鸟可高达2.75米,体重135千克;雌鸟稍小。鸵鸟脖子很长,眼睛又大,嘴由数 片角鞘组成。鸵鸟两翼退化,胸骨扁平,不会飞,尾羽蓬松而下垂,脚极强大,趾下有肉垫,趾仅存2枚,趾间无蹼,腿长而粗,跨步近3米,故能疾走如飞,持续 奔跑速度每小时可达50千米,冲刺速度每小时甚至超过70千米,还可以跨越5米高的栅栏。

  鸵鸟的目光锐利,听觉灵敏,能觉察10千米外的敌人,且善于伪装。人们看到,当鸵鸟遇到猎人追捕或者危险临头时,就会伸长脖子,紧贴 地面而卧,甚至将头钻在沙中,身体蜷曲一团,以其暗褐色羽毛伪装灌木丛或岩石等,这种现象,古代阿拉伯人就已有记载,人们把鸵鸟遇到敌情时,把头钻在沙中 的滑稽行为形容为“鸵鸟政策”,用以讥讽那些在危险面前看不到危险的人。



鸵鸟体型并不小,面对危机时就会把头钻在沙中,逃避现实。当自己变成了鸵鸟,好友不禁反感地问,以前的你去了哪里?我认识的你不是这样的。为什么一点自信都没有?自信心,它遗失在哪里?需要去寻找吗?还是让它继续在这空间中游荡?捉摸不定的选择题。不要再给我做讨厌的选择题。

人群中我选择保持沉默,沉默并不代表同意,只是有很多的无力感。反应不够敏捷?口齿不够伶俐?还是,其实聆听也是个好处,可以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分析和学习。也许,我更适合当聆听者的角色。于是,我只有继续沉默。

沉默可以让你集中精神观察每个人的每句话和他的举止,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,一个刻意修饰的用词,透露了他的个性和小秘密。怕被人看轻的人会提高声量,重点提示自己的身份或成功的例子;自信心冲昏头的人说话总是胸有竹竿,有些过于强硬有些过于轻浮。拿捏不到恰到好处,就会令人留下讨厌的印象。说话恰到好处,那又要怎样办到?只想做鸵鸟,容易许多。

No comments:

爬格子の人

##HIDEME##

  © Blogger templates Original Template by Ourblogtemplates.com 2008 || Modified by: aliya@Feb2009||Jan2010

Back to TOP